当代年轻人想要借点钱花,太难了。
一方面需要和各大互联网借贷平台周旋,一不小心就会被那些看似优惠,实则高息的借款条例蒙住了眼。另一方面,如果忘了按时还钱,留下了不良的征信记录,还会影响之后的贷款,甚至被限制出行、消费等。
如今,就有这么一群人从中窥得了商机,打着“花钱就能消除信用污点”的口号,做起了“征信修复”的生意。
专业“编故事”
听起来好像是个技术活,但实际上,所谓的“征信修复”其实就是个“编故事”的工作。一般来说,个人要想修复征信记录,就得在还清了欠款以后,向银行发起申诉,证明是银行方的过错,比如银行数据上传错误,或者个人身份被盗用,才导致的逾期。
而这些提供征信修复服务的企业就是帮客户来编造故事,为逾期还款创造一些“不可抗力因素”或“非客观因素”向银行申诉,以寻求删改记录。
要知道,编这些故事的价格可不便宜。不仅前期需要交一笔定金,服务的客单价也是坐地起价,少则两三千,多则可以达到两三万元。“具体价格还要看征信报告”,凭着这句话,不同地区不同客户花的钱都不同。价格贵不说,是否真的有用还得画个问号。
我国的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确在2019年7月发布了第一批12家可以承担信用修复专题培训的信用服务机构,以及62家可为信用修复申请人出具信用报告的信用服务机构名单,但这些机构的作用只针对企业,主要是帮助修复工商异常名录,以及失信。他们的服务对象并不涉及个人。
因此,这些市场上所谓的“征信修复专业人士”,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水分。还有的征信公司通过恶意篡改信息、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获得银行信任,这些行为一经发现,是要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的。
从中国裁判文书网2020年披露的数据看,半年内我国受理了合计126000元的“征信修复”诈骗案,被告人使用的大多是拒绝在征信异议申诉失败后退钱,从而骗取定金的手段。
借贷正在“掏空”这代年轻人
“暴利”的征信修复行业背后,是需求在作祟。
近年来随着各种信用卡、消费贷等信贷产品的充斥,加上消费观念的改变,“花明天的钱,圆今天的梦”成了当代年轻人的真实生活写照。
从2015年到2020年,我国信用卡的数量增长了近一倍。截至2020年末,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内未偿还的信贷总额超过了八百亿,我国个人信用修复的需求正迎来井喷。在这种情况下,在监管和法律层面上加强监管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。
今年3月,央行发布了公告,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,营销时必须明确展示年化利率。卸掉了花里胡哨的“马甲”后,一些消费贷产品的真实年化利率浮出了水面,消费者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贷款需要付出的利息,谨慎决定。
相比之下,国家关于征信修复方面的规则目前还不够完善,再加上人们对于个人信用重要性的后知后觉,让不怀好意的人有机可趁。
在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唾手可得的今天,年轻人一边享受着金融工具带来的巨大便利,一边暴露在各种隐藏的风险和危机之中。要想避免成为贷款的奴隶,成为各种“征信修复”企业的俎上鱼肉,并不只能单纯指望国家和法律的监管,更重要的是,靠自己。